新闻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 当北京遇上老龄化,如何破局?
  • 发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12/7 0:00:00
  • 根据近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下简称“七普”数据),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量为429.9万人,比2019年公布的367.7万人增长了62.2万人,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委黄石松给出上述数据并判断,“北京市于今年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5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民建北京市委会、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统战部、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共同举办的“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第3期在人民大学召开,会议围绕“老龄化社会治理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了我国老龄工作发展的新阶段。“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选择在5周年之际讨论老龄化社会治理改革与创新,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首都基层社会治理体制障碍,并尽可能全面的提出深化首都老龄化社会治理改革的政策建议。


    突破“最后一米”障碍,更需以整体性社会治理视角统筹推进


    “参考‘七普’的数据,‘十四五’时期首都北京的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张淼的看法与黄石松的判断一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战略规划,我国老龄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以北京市为例,养老事业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然而,依据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最近所作的市场调查发现,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老人需要整合式、一站式服务,同时消费后维权又是老人面临的一大难题养老服务商普遍反映市场发育不充分,人力成本高,持续经营困难,急需规范市场社区老龄工作者表示事多事杂,工作目标不明确,协调工作难度大,资源匮乏,缺乏管理和约束养老服务商的手段……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发挥到最大功效。究竟堵在哪里?

    黄石松认为,这是源于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最后一米”的体制性障碍。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养老服务资源匮乏,传统的文化观念决定了大多数老年人会选择居家社区养老的方式,老年人在社区居住生活、参与社会及获取社区服务,构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从满足居民需求‘公平可及、综合连续、就近就便’的角度看,街(乡、镇)是养老服务的关键点和关节点,也是‘最后一米’的落脚处。因此,必须构建新时代基于街(乡、镇)的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黄石松认为。

    在黄石松看来,“十四五”时期北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着力点仍然是“补短板、强体系”,必须以整体性社会治理的视角,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的难点、痛点、堵点。


    来源:经济日报


微信二维码回顶部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