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服务也需要“优胜劣汰”
- 发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9/24 0:00:00
最近,北京媒体报道:为解决居家老人“吃饭难”,北京市今年计划发展1000家养老助餐点,设在养老驿站。然而,养老驿站备好了物美价廉的“暖心饭”,让老人方便快捷地吃上却有点难。一方面,部分养老驿站人手少,无法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另一方面,天气转凉,白天渐短,腿脚不便的老人出门就餐变得更加困难。如何进一步加强养老驿站建设,完善养老助餐服务?是一道待解难题。
近年来,北京市高龄老年人不断增加,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更是高达82.43岁。这无疑直观反映了近年来北京市老龄事业所取得的成果,其中养老驿站建设功不可没。但随着老年人口基数加大,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对养老驿站服务的需求也有所提高,养老驿站建设需要再加把劲才行。
要解决养老驿站有了热乎饭,可有些老年人却吃不上的问题,就要因地制宜,因各驿站人员结构和设施,因各小区老年人的人数和健康状况不同而异,不能搞一刀切。比如,如果是驿站总体人手太少,老年餐可由附近的中小餐馆或养老服务中心外包提供,驿站人员就可腾出手来送餐;如果只是没有送餐人员,可内部调剂和临时加派人手,或采用快递送餐等,增加的费用可否由老年人承担一部分,民政部门补贴驿站承担一部分?这总比老年餐的“最后一公里”不能畅通要好得多。
解决老年餐送餐难的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人手少和送餐费用的问题,其实质还是养老驿站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的问题。毋庸讳言,现在绝大部分的养老驿站都是靠政府财政补贴,大多数运营良好。但由于各养老驿站所处的情况不同,一些驿站仅靠政府补贴,没有自我“造血功能”,只能是半死不活地维持运营。
笔者认为,不只是北京的养老驿站,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带有公益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都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实,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尽最大努力为社区老人按需制定特色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满足老人的各项生活需求。对一些私自乱定价乱收费的,服务质量不到位且没有相应运营能力的,也要建立淘汰机制。只有不断加强养老驿站等各类养老机构建设,促进了养老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才能使老龄事业和时代同步发展。
来源:人民政协报
-
上一篇:智能养老系统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下一篇:11城如何应对“超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