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养老”,比技术更难的问题是什么?
- 发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11/7 0:00:00
上海是较早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的中国城市。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5.2%,怎样应对养老难题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
近年来,在上海实践中,智慧养老被频繁提及。那么,智慧到底智在何处?能解决哪些养老痛点,又有哪些潜力有待挖掘?跟随小研一起来看→
智慧设备能否解决痛点
几个月前,长宁区江苏路街道试点的智能水表登上热搜,被称为0.01立方米的城市治理智慧。
设备以预警功能为主。老人12小时用水量低于0.01立方米后,智能水表会向街道的‘一网统管’平台报警,平台将信息立即反馈给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将在第一时间上门探视。此外还有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等设备。江苏路街道岐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
然而,智能水表的安装比例较低。社区内的老人们对这套智能装置的知晓率较低,不少老人表示没听说过智能水表。另外,并非每一位老人都愿意安装,实际上,智能水表12小时以后才报警,似乎为时已晚,会不会有些鸡肋——这是家属和网友的共同疑问。
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直被当作社区智慧养老的样板间。
然而附近居住的老人大都表示,听说过服务中心,但并不清楚有哪些内容。为老服务中心的推广并不充分。
走进服务中心,只见大厅陈列了各种智能设备,如一步关闭所有电器的声控智能开关、自由调节高度和体位的智能理疗床、便于老人起身的升降式坐便器等。服务中心的社工坦言,这些智能设备主要应用于内部场景,没有大范围推广应用,公司主要业务还是为老人提供日托护理。
缺失服务的智能并无意义
智慧养老的关键不在于设备,而在于背后有没有‘平台服务’。上海社会科学院长期调研养老问题的研究员张结海说。
如今,个人并不难买到智能设备。今年65岁的谷女士手机用得很溜,她表示,自己就可购买智能设备,但让她纠结的是,一旦有事,子女都在国外,设备背后谁来管?具体说,一旦智能设备发出警报,有没有平台方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由谁立即上门查看、迅速反应,与110、120对接跟踪?
相比听起来很智能的设备,她觉得反倒是一键呼叫电话机方便、易懂、服务方式明确,看似科技含量不高,但实际更为实用。
怎样的智慧养老服务比较合理?某科技创新养老公司总经理总结为3个特点。首先是便捷易用,太过复杂的智能设备老人用不来。其次是无打扰,老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最后是服务,尤其不能缺失后台人的服务。
他认为,智慧养老的表达其实并不准确,大家容易遗忘最关键的两个字,它应该叫智慧养老服务,人的服务才是第一位。既不能忽视老年群体的真实需求,又要考量经济成本。智慧养老如果一味追求看上去的高大上,仅仅脸上贴金,最终将流于形式。
比技术更难的是服务的智慧
上海社会科学院心理学研究员张结海认为,个人去市场上购买智能语音开关、智能监控摄像头,只能说明中国的养老需求开始智能化,它和成体系的智慧养老服务还是两个概念。
未来,养老主要方式依然是居家养老。那么,科技如何融入居家养老?比如为老送餐服务,有没有一个平台App,可挖掘周边社会资源,把周围现成的机构食堂利用起来?那样,老人能像年轻人点外卖那样轻松进行选择。即便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志愿者、社工也可定期提供服务。
又比如远程医疗。它不仅仅是一个视频连接医生和老人。医生一旦开药,老人去哪里买?有没有安全便捷的送药服务?技术连接只是一个开始,背后还涉及一系列复杂体系。
时至今日,智慧早已有了,但人没跟上。比技术更难的,是背后的系统和服务。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友庭表示,智慧养老在操作层面需要分级分层分类推进。
一些高精尖的智慧设备,可由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规律来发展,而我们更关注的是公共服务体系,如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邻里中心、邻里汇等公共空间,如何智慧升级,提供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比如,这些公共空间的硬件建设有专项补贴,但服务项目、用人成本等后续运营难以持续。老年人到这些机构享受公共服务,能否收费?如果可以,收费主体、收费标准是什么?目前缺乏政策依据。有些地方委托社会组织来管理,但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些难点亟待破题。
在张友庭看来,在当前阶段,智慧养老可有效缓解三类问题。
第一,人力短缺问题。传感器等智能设备的运用,为基层社工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第二,专业不足问题。辅助机器设备可弥补既有人员的能力不足。
第三,信息集成问题。通过大数据搜集运用,健全信息预警机制,可把公共服务资源更加有效地配送到老年人群体中。
上海在智慧养老领域已走在前列,不要惧怕问题,探索才刚刚开始。
-
上一篇:天海养老管理系统全面投入使用啦!下一篇:智慧养老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