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 我们如何养老——各地养老新模式观察
  • 发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11/1 0:00:00
  •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谁来守护你?谁来照顾你?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记者近日在我国多个地区通过实地走访,探寻各地养老产业的新模式,解锁守护夕阳红的幸福密码。

    大数据帮忙, 抚顺养老有里有面

    深秋时节,走进辽宁抚顺东华园社区,养老中心笑声阵阵。午后,91岁的安业兴来到慧明居家养老中心,和居民们一起排演节目。安业兴和儿子两人一起生活,由于儿子经常在外工作,如何解决饮食起居成为困扰父子俩的难题。2019年9月,抚顺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社区建设了居家养老中心。一年多来,这个功能齐全的养老中心,解决了社区里像安业兴这样的老人的后顾之忧。

    老人们一日三餐可以在养老中心的老年食堂解决,每餐饭都可以获得政府一定数额的补贴;养老中心还开设了平价超市,米面粮油低价供应,老年人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下单,有人送货上门;提供免费体检、理疗、棋牌室等服务;配备智能手环,通过大数据平台监测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并提供一键式救护……在这里,和邻居们打打牌、唱唱歌,一日三餐也不发愁了,儿子放心,我也安心!安业兴笑着说。

    辽宁慧明康复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星表示,他们借助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以借助大数据实现对老年人看护和照料;通过建立和管理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电子档案,与当地120急救平台合作,做到急救前移。

    据了解,抚顺市是人口老龄化矛盾较为突出的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比重约为28%,当地正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依托居家养老中心建设,让老年人的生活有里也有面。

    免费午餐端上桌,荣成爱老有暖招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想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真让我们遇上了。中午时分,山东省荣成市斥山街道盛家村82岁老人闫荣洪,准时来到村里的暖心食堂,在食堂服务的志愿者把两菜一汤和一份米饭端到他桌前。在荣成,像闫荣洪这样8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有2.9万人,占当地农村总人口的10.1%,其中96%以上依靠居家养老。一些老人因鳏寡孤独或身体残疾,吃饭没有规律,一天甚至连一顿热饭都吃不上。

    荣成市委副书记王洪晓说,为破解居家养老吃饭难,荣成全面推进暖心食堂建设,目前已开办运营363家,覆盖全市46%的村居,让1.2万名8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免费吃上午餐。

    今年能办起来,以后能一直办下去吗?在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村里有些老人担心村里没钱撑下去。东岛刘家村党支部书记刘俊军说,用餐场地和厨房设备由民政部门、街道和村委一起解决,食材准备、烹饪加工、就餐服务等全由村内志愿者提供,其中仅志愿者自带的米面肉菜,就能基本保证一荤一素一汤的需要。

    经过测算,一家食堂的建设运营成本大约为9万元,荣成通过争取各级扶持资金,本级财政仅需负担2万元。活跃在各村的妇女志愿者队伍踊跃参与其中,则省下了食堂持续运转的人工和食材支出。

    这几年,荣成十分重视社会信用建设,催生了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市共有巧厨娘妇女志愿服务队伍400多支,共1.1万人,成为暖心食堂长久运营的保证。目前村里不但没花多少钱,食堂账上还有2万多元结余。刘俊军说,村里依靠志愿者在集体地和撂荒地上办起了暖心农场,食堂吃不完的菜还能卖上几千元。此外,在外打工的村民和当地企业纷纷给村里捐款捐物。

    荣成市在民政局设立专项账户,已接受2万多家社会组织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他们通过信用激励手段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暖心食堂既然已经揭开了锅,就要一直保持热气蒸腾。暖心食堂既解决了农村居家养老的民生食事,还树立了基层党组织威信,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村级自治,收到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康复辅具助力,常州给老人和子女减负。

    我母亲以前总觉得自己拖累子女,不大说话,也没见过她笑。自从用上了护理床,很多问题她自己能解决,不仅爱说话了,连身体状况都好多了,我也轻松了不少。家住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丽华二村的吴小如,为节省护理费用,以往每天要抱着92岁的母亲起身、洗浴、如厕,特别是夜里,自己腰酸背痛入睡困难,还要随时照顾母亲。去年,吴小如看到康复器具租赁宣传后,到常州市福利院办理了登记适配。没几天,工作人员就将一张免费的手摇护理床和防褥疮床垫送到家中。换床后,母亲褥疮症状得到了改善,吴小如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依照常州市有关政策,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以享受最高600元补贴,贫困残疾人和低保等困难群众可给予全额补贴。一张护理床月租150元,全市7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使用4个月,之后可根据使用情况继续租赁或购买。购买了护理床的家庭可以随时折旧将产品再卖给租赁站点。目前,全市已服务老人2640人,累计提供康复辅具数量6017件。

    为老人及子女减负的同时,常州康复辅助器具行业也得到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规模生产企业78家,生产产品约4000种。常州市区已有近200个社区可以实现家门口申请康复辅具。常州市民政局局长王莉表示,康复辅具成为残疾人、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

    智慧防护伴晚年,天津助老有温度

    人口老龄化处于较高水平的天津,正在探索一条智慧与温度并存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之路,力求让老年人感受到更多呵护,颐养天年。

    上个月,家住天津市河西区的独居老人郑静慧突发身体不适,关键时刻,她按下了家中的一键通设备应急呼叫按钮。很快,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她的侄子,社区网格员及时上门将老人送到医院。为了守护像郑静慧一样的独居老人,今年以来,河西区为700多名困难独居老年人免费安装了一键通应急呼叫设备,让他们在紧急时刻能够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智能保障的基础,是平台的支撑。在河西区大营门街道南昌路45号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的大屏幕上,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精准显示了老年人助餐、家政、助医情况。我们对河西区20多万老年人进行了入户调查,全面掌握了居家养老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设了老年人口数据库、养老服务网和养老服务平台。河西区民政局局长李欣介绍。

    平台搭好了,老人对现代科技接受程度差的问题摆在了面前。针对老年人反映的购买餐食需要使用电子卡,但实名认证、网上支付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河西区转而灵活采用传统的刷卡消费,及时消除了使用障碍。

    养老工作好不好,医疗保障是关键。刘上上所在的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设置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她的大多数病人,都是住在周边小区的老年人。这样的‘嵌入’,更大程度方便了老人。刘上上说。

    为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医养结合之路,河西区充分发挥政府政策保障的作用,将医疗、养老结合,开设了健康驿站,让老人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河西区卫健委主任郭金琦介绍,目前,河西区养老机构和街道卫生服务站进行合作,选派医生到健康驿站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慢性病用药保障等多方面服务。

    今年起,政府还拿出专项财政资金,由河西区卫健委作为项目投保人,为具有河西区户籍、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按照每人30元标准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免费享受最高保障15000元的意外伤害赔付保额。

    能力评估,北京为失能老人救助添柴

    阿姨,您能自己活动吗?能自己穿衣、穿鞋吗?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赵叶群来到北京市石景山区赵山社区,为龚道珍家老人做综合能力评估。评估结果将为老人申请政府提供的失能补贴及购、租康复器具补贴等提供依据。

    赵叶群从去年开始成为一名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除了通过网络及电话等进行预审核外,他还要入户评估,与失能老人及家属面对面沟通。我们要对老年人从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自理和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和精神状态等3方面进行评估。赵叶群拿着平板电脑,通过老人反馈的肢体动作进行测评,整套评估大约需要20分钟。

    民政部新修订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入院评估制度,对老年人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照料护理等级。不久前,赵叶群为石景山区模式口北里社区的92岁老人纪云贤进行了评估。老人家属根据他出具的评估结果告知书,向民政部门申请到了失能补贴。赵叶群所在公司去年至今已累计为600多位老人进行了能力评估,他认为,随着老年人能力评估成为刚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项工作中。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1447.3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500多万老年人享受了不同类型的老年福利补贴。到2022年底前,我国将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康复大件也能租,上海养老有新意

    康复辅具租赁、智慧养老、老伙伴计划……近年来,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的上海,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加快从老有所养走向老有颐养。

    最近,在家人眼里,家住上海中心城区徐汇田林街道的82岁老人王菊仙明显开朗了起来。小脾气发得少了,笑容也多了起来。王菊仙的女儿认为,老人变开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最近租了一个智能轮椅。前些天,王菊仙了解到家附近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邻里汇有康复辅具租赁,4个万向轮、能坐能躺的智能轮椅,政府补贴后每月只要100元,就赶紧让女儿陪同去租了一个。有了轮椅就能随时参加小区里姐妹们的聚会,再也不用闷在家里四面朝墙了。王菊仙说。

    在徐汇区田林街道的邻里汇,记者看到,智能洗头机、膝盖辅助器、智能轮椅等各类康复辅具悉数在列,俨然一个小型的养老博览会。试试洗头机、测测血脂血压……每天来体验的居民络绎不绝。除了品类丰富,最关键的是租赁价格实惠。徐汇区田林街道服务办副主任马晓艳说。

    据了解,2019年底,上海市确定了70个街镇乡的康复辅具社区租赁点。60岁至74岁低保、低收入老人和75周岁(含)以上老人,租赁时能享受50%的优惠补贴。老人大多比较节省,舍不得买大件,租的话,即使不好用也不会浪费。马晓艳说,一款市场售价约15000元的智能床,政府补贴后6个月只需1500元,相当于一天不到10元。

    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35.2%。在深度老龄化的徐汇,这一比例已达35.4%。沉甸甸的数字凸显出养老压力。近年来,上海徐汇持续加大投入,将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融合到养老事业中。

    培育专业团队。一方面,徐汇鼓励养老机构与具有成熟养老产业经验的企业合作。另一方面,整合区域内中山医院等三甲医院资源,并与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合作开展养老护理人才培训。

    推动科技智慧养老。徐汇区龙吴路养老院安装了智能离床感应呼叫系统,失能老人离床几分钟,系统就能发出警报,在保障老人安全的同时,也实现机构管理透明化。

    社区融合联动。目前,徐汇已建成18个街镇邻里汇、306个居民区邻里小汇,以此为依托提供嵌入式的养老服务。比如,针对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问题,位于漕河泾街道的社区食堂每天可实现堂食约800人次、外送约400单,既让老年人吃得上,更能吃得香。

微信二维码回顶部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